長蘆海晶集團:全力推動生物合成制造產業發展
2024/08/13抓實機遇 轉型創新
中化新網訊 近日,從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天津長蘆海晶集團)獲悉,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按照《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部署安排,聚焦實施有效供給能力提升、強企育才、產業布局優化等重點任務。
天津長蘆海晶集團充分利用國家合成生物創新中心在天津建設的有利契機,強化與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布局生物制造產業,努力開展千噸級生物發酵中試平臺建設,布局研發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生物發酵制品,逐步打造集小試研發-中試驗證-工業化生產于一體的生物制造產業鏈,大力推進協同創新、人才機制創新、合作模式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創新等,著力打通生物發酵從小試成果到中試放大及產業化轉化關鍵技術問題,催生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努力將其培育成為京津冀地區生物制造產業成果熟化放大、新型產業培育的核心基地,為天津市化工產業的生物化、低碳化戰略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天津長蘆海晶集團千噸級生物發酵平臺于2023年6月完成建設并正式試車運行。該平臺按2套30噸發酵罐規模建設,以模塊化設計,可實現不同發酵產品的靈活切換,包含了菌種選育、發酵優化、分離提取、質量品控、三廢處理五大平臺,涵蓋發酵生產全過程,可承擔中試階段工藝研究、驗證及成熟工藝轉移轉化、小規模生產等功能。
天津長蘆海晶集團以該中試平臺為核心,圍繞天津渤化集團生物化工新技術研究所、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技術中心生物化工研究室、天津長蘆海晶集團第三分公司生物研發分中心等多個載體,現已建立一支從技術落地轉化到中試生產、具備進一步向生產推動能力的專業化研發團隊。其中博士1人,碩士11人,專業特長涵蓋菌種改造、酶工程、發酵工藝優化、分離提取技術、質量檢測及控制、電氣設備及項目管理等領域。形成了以博士為核心,以年輕研究生為中堅力量的產業化人才團隊,為承接研發、中試、產業化建設、市場應用開發各項工作,為實現自主創新,服務天津市合成生物學產業化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中試平臺投入試車以來,在較短時間內打通L-羥脯氨酸產品工藝流程,實現羥脯氨酸產品質量合格、收率穩定提高,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除中試生產外,技術研發人員也充分利用平臺開展研發工作,在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內部資源整合方面,對生物中試平臺產生的菌渣進行資源化利用研究,實現生物制造與養殖產業深度融合,提高產業綜合效益,目前制備的飼料已在天津長蘆海晶集團部分養殖池開展試用;在天津渤化集團產業鏈深度融合方面,開展了1,3丙二醇,1,2,4-丁三醇等產品小試研究,并開展了己二胺、己二酸、己內酰胺等大宗石化產品生物法合成的調研。
下一階段,天津長蘆海晶集團將繼續利用好該中試平臺,積極調研生物制造產業規劃。采取聯合研發、技術委托、合作轉化等方式,聚焦“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精細化學品、生物基材料、核苷及其衍生物”四大產品發展方向,形成“大宗產品穩定量產、小批量產品快速盈利”的經營模式,全力打造集技術研發→中等規模放大實驗→工業化生產→盈利創效于一體的生物制造產業園,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來源:中化新網